7月20日,受省政府委托,省审计厅刘劲松厅长向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作了2022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。
一年来,省审计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,聚焦“一本三基四梁八柱”战略框架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扎实推进研究型审计,重点关注重大政策落实、营商环境优化、财政预算执行及绩效、重大项目建设、经济风险防范、生态环境保护、民生保障改善等领域,发扬斗争精神,做好常态化“经济体检”,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。反映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,主要体现为以下6个方面:
一、突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,落实落细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。
始终坚持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根本定位,准确把握“如臂使指”的重要要求,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,聚焦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,沿着“政治—政策—项目—资金”为主线开展审计,做到党中央臂之所向、审计机关剑之所指,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,审计就审什么。一年来,组织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落实情况、超常规稳经济助企纾困、创一流营商环境、减税降费、稳投资促发展、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、全岛封关运作项目与信息化建设项目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生态修复、乡村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全面审计,着重反映相关政策从“最先一公里”到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推进落实情况,查处违规问题金额49.93亿元,上报审计要情、综合报告35份,有力促进海南自贸港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,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,切实把党对审计集中统一领导贯穿谋划审计计划、履行审计职责、实施审计项目、督促审计整改的全过程各环节。
二、聚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主责主业,全领域开展研究型审计。
坚持把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,统筹开展全覆盖贯穿式财政审计,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审计,全面覆盖财政四本预算,同步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同步核查乡村振兴、助企纾困、疫情防控3个专题相关重点事项、重点资金和项目,从资金分配到资金使用末端实施全链条审计,确保审计监督如影随形,着力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。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均有数据和事实支撑,做到论从事出、以事立论。在省本级财政管理审计方面,着重关注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,如非税收入征缴不到位、财政资金未按规定进行分配、分配不及时、支出进度慢、项目储备不足造成资金闲置效益低等,持续推动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,加大对存量资金和存量债务监控,指出省本级偿债专户结余资金6.08亿元未上缴国库、专项债券资金6.86亿元滞留实有资金账户等问题,促进财政“沉淀”资金得到充分利用,加强决算草案编制审计实践探索,今年首次披露有关收入支出编制不精准的问题。在省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方面,关注预算编制和支出的刚性约束,对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政府采购存在问题进行了披露,并着重揭示部分单位落实过紧日子不到位、违规支出,推动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、紧要处。在行政单位与国有企业审计中,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方面存在管理基础薄弱、超数量超标准配置资产、资产闲置、未经评估和审批出租或处置资产等普遍性问题进行重点揭示。同时,在各专项资金审计中,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,把问题当课题研究,对发现问题由表及里深入研究,跨领域、跨行业、跨年度分析提炼,深刻揭示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障碍,推动建章立制129项。
三、坚持人民至上,切实促进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。
厚植为民审计的情怀,把推动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审计着力点和切入点,以推动兜牢民生底线为目标,聚焦普惠性、基础性民生短板,一年来,在医疗保障基金和“三医联动”改革审计中,反映医保基金收支管理不合规,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收费和采购、分级诊疗未达预期效果,基层诊疗量逐年下降等问题;在乡村产业发展和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中,反映了乡村产业发展资金和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闲置、部分产业项目停工停产,闲置浪费、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,抗风险能力弱、部分项目未兑现收益分红,入股资金到期难以返还等问题;在疫情防控资金审计中,反映疫情防控工作费用结算不及时、防疫物资和相关设施保管不善等问题;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审计中,反映应急储备物资储备和采购管理存在问题。切实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地见效,解决医疗、乡村振兴、防疫、应急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四、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调研时强调,要加强重大风险识别和防范。一年来,审计机关发挥触角广泛、反应快速等专业优势,加强对经济领域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,及时揭示苗头性、倾向性、普遍性问题,下好风险防范“先手棋”,当好重大风险“吹哨人”,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在政府债务审计中,揭示专项债安排项目不符合政策要求、巨额债券资金滞留实体账户未形成真实支出、地方政府债券付息逾期等问题,推动防范债务风险;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,揭示由于监管缺位,耕地、矿产资源、海岸线和海域保护、海防林等自然资源被侵占破坏的风险隐患;在政府投资审计中,及时揭示工程造价管控不严造成财政资金损失、违规招投标、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导致损失浪费和资金效益低下等问题;在国有企业审计中,揭示了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形成半拉子工程或停建造成损失、超额支付工程款、财政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、违规出借资金等企业经营风险防控不力问题。通过督促问题整改,力争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,坚决防止小隐患演变成大风险。
五、严肃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,加快构建大监督格局,充分发挥审计在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。
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制约和监督经济权利运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一年来,海南审计机关始终发扬斗争精神,着力锻造善于斗争的过硬本领,打造审计监督“特种部队”,坚持由事及人,加大对权利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等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,共发现并移送重要问题线索28宗,涉及82人、4.40亿元。移送线索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:一是公共权利集中领域的公职人员“失职渎职”“滥用职权”,造成国有资金、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损失浪费。二是民生领域基层“微腐败”和群众身边的“蝇贪蚁腐”。三是工程建设领域“相互串通”“内外勾结”问题。四是作风建设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。为了促进相关部门对审计移送问题线索查办力度,审计机关进一步健全完善与纪检监察、巡视、人大、司法、统计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机制,促进形成衔接顺畅的大监督格局,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,截至2023年6月,移送问题线索已办结7宗,12人受到处理处分。
六、着力提升审计建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,一体推进揭示问题、规范管理、促进改革。
揭示问题是审计的手段,推动解决问题才是审计的最终目的。一年来,审计机关把审计建议当课题研究,确保审计建议提的准、落得下。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通过深入剖析问题原因,找准症结,有针对性的提出4条建议。其中“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,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”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动经济运行实现“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”的要求,主要是针对财政资源统筹不足、财政项目库建设、预算编制、转移支付分配等事项改革不到位、国有资产配置使用效益不佳等问题提出的;“提升保障改善民生工作水平,切实兜牢民生底线”主要是针对为民办实事、乡村产业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、医疗改革、疫情防控资金等领域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的;“完善政府投资领域制度机制,充分保障重大项目建设”结合建设行业改革趋势和业务管理特点,主要针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、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建设投资管理、促投资政策落实等领域问题提出的;“加大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力度,高标准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”主要是针对有关部门和领导干部履行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到位、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推进不力等问题提出的。
下一步,审计部门将按省委、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,持续跟踪督促有关地方、部门和单位认真落实整改责任,全面整改情况将依法向社会公告。(冯晶晶)